English

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等聚谈齐文化

1998-11-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召开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危兆盖)今天上午,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等学术界前辈和来自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十几名专家学者冒着严寒,汇聚到本报,参加由山东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和本报理论部共同主办的“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

与会学者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处于发展的前列。在秦汉时期及以后的历史时期,齐文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齐文化既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活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相继出现了一批批影响大、反响好的研究成果。齐文化的研究也是在这一时期受到国内学术界特别是处于齐文化故地的山东学术界重视的。早在80年代初,学术界曾掀起一股“稷下学”研究热。90年代以来,齐文化研究又高潮不断,成果迭出。由齐鲁书社推出的44种、22册、1100多万字的《齐文化丛书》就是最近面世的齐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一出版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齐文化丛书》的编辑出版是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它历时将近8年,凝聚了这套丛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的心血,使几成绝学的齐文化又以鲜活生动的面孔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今人有机会欣赏到极具开放性色彩的齐文化的历史风采。这一工程的圆满完成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对当前国内的传统文化研究和地域文化研究无疑将起到鼓舞和推动作用。

与会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地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开掘不尽的历史宝藏。目前,学术界已推出《楚学文库》、《齐文化丛书》,但还有很多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岭粤文化、吴越文化、秦陇文化、燕赵文化、鲁文化、藏文化和各种少数民族文化等都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去认真发掘、研究。世纪之交,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就离不开对这些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的发掘、研究、批判和继承。

与会学者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齐文化具有经世致用、百家争鸣、重视人才、开放民主的特点,这些优良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也是有意义的。当前,我们在加强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力度时,要特别注意弘扬传统文化包括先秦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专家学者还有李文海、苏双碧、瞿林东、王连升、钱海骅、范跃进、李金海等,杨向奎、王玉哲、戴逸等送来书面发言。本报副总编辑李景瑞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本报理论部副主任马宝珠、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宣兆琦主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